“我們不會轉型,就算是最困難的行業里也會有機會。”10月30日,在國家網信辦組織的傳統媒體法人“從企業看信心”系列採訪活動上,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表示。東方希望集團的前身是由劉永行四兄弟於1982年成立的希望集團,他們從孵小雞、養鵪鶉開始創業,逐步將希望集團發展成了中國最大的飼料企業。1995年,決心涉足重化工行業的劉永行分家單干,成立了東方希望集團。經過10年的發展,其已成為擁有員工18000人,年產值近700億元,集農業和重化工業等為一體的特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然而,東方希望集團的主要業務——電解鋁和水泥,由於近年行業產能持續擴張,產能過剩情況日趨嚴重。去年10月,電解鋁和水泥被列入《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嚴重過剩的行業而被限制發展。此外,被東方希望集團寄予厚望的新業務煤化工,也在今年9月發佈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被刪除。為何身處這些產能過剩、面臨困難的行業中,劉永行卻偏要往“蜀山行”呢?“這個行業里95%的企業是虧損的,但是我們是屬於那盈利最好的5%以內的企業,我們去年的銷售額有700多億,今年10月的可直接投資額達到5億多元,現金流也很充裕,不靠銀行貸款就能進行70~80億元規模的投資。”劉永行說。“產能過剩並不可怕”
  雖然主業涉及多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但劉永行並不擔心。“每個成熟產業都會有產能過剩,早年,家用電器、IT業都出現過嚴重的產能過剩,但市場自己會進行優化,淘汰差的企業,留下好的企業,我們的鋁行業也是這樣,現在市場不好產品售價低,但如果你的成本能做到更低的話,就能有效益。比如現在一噸鋁售價是14000元,別人的成本在15000元,他就虧損,我成本在13000元,我就盈利,長此以往,我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劉永行說。劉永行表示,東方希望追求的是極致就是“降本增效”,“比如,電解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電能,電費要占到成本的40%。如果電價上漲一分錢,100萬噸電解鋁的工廠,利潤就要減少1.5億元。可以說,電價決定著電解鋁企業的生死。而我們的包頭稀鋁項目採用循環鋁電一體化模式,在建廠時就開始規劃配套電廠建設,如今其已經能夠為電解鋁廠提供90億千瓦時電力,為我們節省數億元資金。”除了先期規劃外,東方希望的生產效率也是遠高於同行。據劉永行介紹,東方希望河南的氧化鋁廠,土地和人力只有同等規模工廠的十分之一,卻能達到相當的產能,創造了世界一流的勞動效率,今年其人均產能達到600噸,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50噸左右。去年,東方希望的降本增效額達4億餘元,集團利稅恢復到歷史良好水平。東方希望財務總監賴林軍則向財新記者透露,虧損纍纍的國內最大電解鋁企業中國鋁業的高層今年曾多次拜訪東方希望商談混合所有制合作。但東方希望考察後發現,中鋁的效率不高,設備和人員已經固化,產品虧損嚴重,接手後可能拿不回投資,於是就放棄了合作。“雖然市場不景氣,但我們依然可以活的很好,而且隨著未來房地產和汽車業走出低谷,我們產品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我們現在是希望政府能簡政放權,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市場進行自主調節。”劉永行說。到西部去
  在談到未來的發展戰略時,劉永行表示,東方希望的未來發展重點就是將產能往西部轉移。“我們在新疆的沙漠里徵用了2萬畝土地,建設一個產能與包頭稀鋁項目匹敵的新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部分投產運行。”賴林軍表示,新疆有著比包頭更為優惠的能源和政策。新疆項目自備電廠且脫網運行,比在包頭每年可節省數億元的並網費用。此外,新疆項目可以使用無外運價值的低熱值煤炭進行發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僅有一兩分錢,這又可以節省大量成本。“產業轉移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過去世界工業主要在歐美,後來轉移到日韓,20年前大量轉移到中國,現在我們要進行再一次轉移,不是轉移出國,而是轉移到人口少、資源多、環境容量大的西部去,而且越早執行優勢越大,我們現在規劃是在新疆320萬噸電解鋁及配套160萬噸陽極炭素、595萬千瓦發電機組和540萬噸煤制甲醇轉180萬噸烯烴項目。”(財新網記者 包志明)  (原標題:劉永行:從最困難的行業里“淘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qox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